徽菜是安徽省的地方风味菜系。徽菜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宋代。南宋迁都以后,皖南 地区受到贵族文化的影响,饮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徽州府志》记载,南宋时期的徽菜已 经形成相当规模。明朝中叶以后,徽商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商人,徽商近300年的辉煌创造了上千位富豪,他 们为徽菜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000多年
徽菜,它发祥于南宋时期,起源于古徽州今绩溪、歙县一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徽州传统的民间菜肴。
被列为中华八大菜系之一。绩溪、歙县乃徽商故里,自明朝和清朝以来,随着徽商势力的崛起和向外拓展,徽菜日渐名声远扬,徽菜随徽商发展到全国各大都市。乾隆55年(1790年),徽班首次进京,徽菜随之北上,开始登足京都,所设的徽菜馆始称为“徽馆”,后来成为徽州人旅外菜馆业的统称,而其中绩溪人尤为最多。
徽菜,又称安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烹饪风格。徽菜的口味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咸鲜为主:徽菜以咸鲜为主味,注重原料的本味,较少使用辛辣调料。这种口味特点源于徽州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的烹饪技艺。
2. 讲究火功:徽菜烹饪讲究火候,擅长炖、烧、蒸等烹饪方法。尤其是炖菜,要求慢火细炖,使食材充分吸收调料和汤汁的味道,口感鲜美、软糯。
3. 擅长烧炖:徽菜中的炖菜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如黄山炖鸽、问政山笋、符离集烧鸡等。这些菜肴选用当地特有的食材,采用独特的炖制工艺,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4. 注重刀工:徽菜刀工精细,讲究造型的美观。例如,徽菜中的“胡适一品锅”、“菊花鱼”等菜肴,都是刀工精细、造型独特的代表之作。
5. 五味调和:徽菜虽以咸鲜为主,但也注重五味调和。烹饪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调料,使菜肴口感丰富、层次分明。
6. 烹饪原料:徽菜烹饪以当地特有的食材为主,如黄山的笋、歙县的香菇、屯溪的鳜鱼等。这些食材鲜美可口,为徽菜提供了独特的味道。
总的来说,徽菜口味咸鲜、火功独特、刀工精细、五味调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八大菜系中,徽菜以独特的口味和技艺独树一帜,深受食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