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
2、拉祜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其中澜沧是我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全国有50%的拉祜人居住在该县。其余的拉祜族人大多分布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思茅、普洱、元江、墨江、江城等县,以及西双版纳和红河自治州地区。
独辫:拉祜族女性通常将头发分为两部分,左侧头发编成一束,右侧头发也编成一束,然后将两束头发合并成一束,编成独辫。独辫可长可短,长时可达臀部以下。
双辫:拉祜族女性有时也会将头发分成两部分,分别编成两束,然后将两束头发并列在一起,形成双辫。双辫的长度同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鱼骨辫:拉祜族女性还会将头发编成鱼骨辫,这种辫子形状像鱼骨,因此得名。鱼骨辫的编织技巧相对复杂,需要将三束头发交叉编织,形成独特的纹理。
盘发:拉祜族女性在重要场合或节日时会将头发盘成圆形,这种发型需要先将头发编成辫子,然后将辫子缠绕在头上,用发簪等饰品固定。
拉祜族头发编织技巧独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编织头发时,可以使用各种颜色、质地的发饰来装饰,增加整体造型的美感。这些编织方法代代相传,成为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祜族源于原分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后不断向南迁徒。至迟到战国时代已活动在云南境内。根据考古发现分析,战国时期的拉祜族先民已脱离原始时代,他们男女均头梳双辫、身着及膝长袍,从事迁徙农业和畜牧业。但狩猎和采集仍占有较大比重。
自三国、两晋至唐,拉祜、彝等族先民共同组“乌蛮”集团。
“乌蛮”集团是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形成的,拉祜族部落即以贡纳形式隶属于彝族主盟部落。社会性质处于奴隶制。政治制度是一种政教合一的“鬼主”制。即部落首领称“鬼王”,主盟部落首领为“大鬼主”,隶属的部落首领则为“小鬼主”。“鬼王”之间根据其势力大小强弱相互制约、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