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是为纪念孙中山而建造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风景区内。建造始于1926年,当时孙中山已经逝世两年。由于当时国共内战,建造工程一度停滞。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山陵的建造才得以继续。1956年,中山陵正式竣工。中山陵的建造过程历经波折,但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在建造过程中,曾经有过多次改变设计方案的情况,也曾经历过建筑材料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但是,中山陵的建造者们始终不断努力,最终完成了这座伟大的陵墓。
中山陵左右两边有几处民国要人的墓葬:廖仲恺何香凝墓、谭延闿墓和邓演达墓。廖仲恺何香凝墓为中山陵著名的附葬墓,人称“小中山陵”...
2020年9月24日廖仲恺何香凝墓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天堡城下,明孝陵以西,面临前湖,环境幽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陵墓布局对称,气势恢弘,为中山陵著名的附葬墓。
于1926年1月动工兴建,1929年6月1日主体完成并举行奉安大典,至1931年全部建成。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 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