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怀素十分热爱狂草书法,其中,"用墨之多"最直观体现出怀素对书法的爱。在他清修的绿天庵里,有一个小水池,据说,那是怀素经常取水磨墨、清洗墨砚和涮洗毛笔的地方。
怀素志坚辛苦地练习书法,连毛笔的损耗量也十分之大,每当一只写"秃"的毛笔作废之时,怀素便把它埋在寺庙后山下的荒地里,时间一长,这些秃笔也渐渐堆成了堆。由于这一块地方埋下许多毛笔,后人便把这块地称为"笔冢"。
怀素《圣母帖》原文
灵踪。
如虹。
云峰。
渺难穷。
谁同。
丹霞洞天仙台崇。
日华初照陵洞。
鸾驾空。
一笑步苍穹。
挈两鬟、羽衣以从。
素师记妙,元祐镌工。
雁题旧字,尤喜贞珉未砻。
翩有时而惊鸿。
矫有时而游龙。
神光离合中。
停匀藏棱锋。
此意溯张风。
遇知差幸颜鲁公。
怀素《圣母帖》释文:
圣母心俞至言世疾冰释,遂奉上清之教,旋登列圣之位。仙阶崇者灵感远,丰功迈者神应速。乃有真人刘君,拥节乘麟,降于庭内。刘君名纲,贵真也。以圣母道应宝录,才合上仙,授之秘符,饵以珍药,遂神仪爽变,肤骼纤妍,脱异俗流,鄙远尘爱。杜氏初忿,责我妇礼,圣母翛然,不经听虑。久之生讼,至于幽圄,拘同羑里,倏忽霓裳仙驾降空,卿云临户,顾召二女,蹑虚同升。旭日初照,耸身直上,旌幢彩焕,辉耀莫伦,异乐殊香,没空方息。康帝以为中兴之瑞,诏於其所,置仙宫观,庆殊祥也。因号曰东陵。圣母家于广陵,仙于东土,日东陵焉。二女从升,曰圣母焉。邃宇既崇,真仪丽设。远近归赴,倾币江淮,水旱札瘥,无不祷请,神贶昭答,人用太康。奸盗之徒,或未引人咎,则有鸟禽翔其庐上,灵徵既降,罪必斯获。闾井之间,无隐慝焉。自晋暨随,年将三百,都鄙精奉,车徒奔属。及炀帝东迁,运终多忌,苛禁道侣,天元九圣丕承,慕扬至道,真宫秘府,罔不择建。况灵纵可讯,道化在人。虽芜翳荒颓,而奠祷云集,栋宇未复,耆艾衔悲。谁其兴之?粤因硕德。从叔父淮南节度观察使礼部尚书、监军使太原郭公,道冠方隅,勋崇南服,淮沂既蒸,识作而不朽,存乎颂声。贞元九年岁在癸酉五月。
怀素(725—785)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从小入庙出家,可他始终坚持了对书法的爱好,并曾拜著名书法大师颜真卿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