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学楼是北京大学的一座建筑,位于该校的中心校区。建筑于1918年开始兴建,由许配之主持设计,经过多次改建,已经成为该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崇学楼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融合,外观华丽大气,内部设施精良,主要用于教学。
崇学楼是北京大学最古老的教学楼之一,曾经培养出了无数名师名医、学者和政治家,精神文化氛围浓厚。现在的崇学楼仍然是该校学术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UInteger_bytes 的题解【崇学楼在哪里?崇学楼是哪所大学的】可能也能帮到你。
“崇”,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本义是“山大而高”,引申为一般事物的“高”。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的“崇”。
“崇”,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chó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崇”的基本含义为高,如崇山峻岭、崇高;引申含义为尊重,推重,如崇敬、崇拜。
在古文中,“崇”通“充”,表示充满,如崇奸。
崇学楼是浙江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建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8号,作为学校的主要教学楼之一,在校园内占据重要地位。崇学楼建于1956年,是浙江大学最早的教学楼之一,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现拥有7层,总建筑面积约为31269平方米。楼内设有多个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供师生进行课堂教学、科研工作等。在浙大校园内,崇学楼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标建筑之一,代表着学校历史悠久的教学传统和强烈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