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盐水鸭与朱元璋之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南京盐水鸭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对美食情有独钟,尤其偏爱鸭子。在他定都南京后,御厨们为了迎合他的口味,费尽心思研制出各种烹饪鸭子的方法。其中,一种用盐卤制的鸭子尤为受到朱元璋的喜爱,因其味道鲜美无比,遂成为明朝宫廷中的御膳佳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御膳的烹饪方法流传到了民间,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创新,最终演变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南京特色美食——南京盐水鸭。它选用优质鸭肉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心烹制而成,成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综上所述,南京盐水鸭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事紧密相连,成为南京乃至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经典符号。
所谓“鸭四件”,就是鸭子的两只翅膀两只脚,合起来称为“四件”。其实,“鸭四件”有多种说法。
《随园食单补证》中说:“今人以鸡鹅鸭之肫、肝、心、肠谓之事件,或曰四件。”《金陵物产风土志》中则说:“市肆诸鸭,除水晶鸭外,皆截其翼、足,探其肫、肝,零售之,名为四件。”现在也有饭店是拿鸭翅、鸭肝、鸭心、鸭掌作为鸭四件的,不管怎么说,精华是鸭翅鸭掌。这些是运动部位的“活肉”,啃起来美滋美味,有嚼头。据说,宋美龄在南京时就特别爱吃“鸭四件”。
鸭翅看上去比较“横”,拐子杵在那里大钳子似的。其实却没多少肉,比鸡翅不如,肉多处也不过是骨头间的丝丝缕缕,加上关节处的脆骨,吃的过程以啃为主,辅之于嚼,几乎没有吃肉的感觉,只能微微尝些味道。吃时稍有难度,需要动手,令喝酒添几分从容,慢节奏里,酒与下酒物,才能“津津有味”。毕竟“又不是图它的肉”,要的是一个吃趣儿,只为解馋,而非裹腹。倒上杯小酒儿,啃上个鸭翅,和三五好友说说笑笑,时间就在悠闲中打发过去,这就是南京市民的烟火气。南京的“鸭四件”,有卤制的,但以盐水的居多。毕竟,盐水鸭是南京的特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南京人买“鸭四件”回家下酒,常常是从整只盐水鸭上现斩下来的,此外还比较常见的是和黄豆一起红烧,带些甜味,也是风味独特。
作为卤菜的鸭四件,南京各个著名的档口都在吃货们心中挂了号,金家、章云、金弘兴、正兴……都是各有一拨粉丝为之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