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因为小数的本质是把单位等分,且每份单位是相等的。
而小数点后第一位代表的是十分之一的单位。
例如,0.1表示一份中的十分之一,0.5表示一份中的一半。
所以小数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延伸:小数常用于表示小于1或小于零的数量。
1、小数部分从小数点算起,右边第一位叫做十分位,也可以叫做小数第一位。精确到十分位即要保留十分位数,也就是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要看百分位决定四舍五入。
2、也就是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精确到十分位即要保留十分位数,而十分位数后面的数,也即百分位数是5,那么就要向前进一位。如小数0.836,如果精确到十分位,即为0.8。
以下是我的回答,小数计数单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魏晋时期,由数学家刘徽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他使用了尺、寸、分、厘、毫、秒、忽等7个单位,而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统称为“微数”。
到了宋、元时代,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例如,杨辉在《日用算法》中使用了“隔位”和“退位”来表示小数点的位置,这实际上已经蕴含了现代小数表示法的思想。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如“—Ⅲ—Ⅱ”表示13.12寸,这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另外,小数的名称是由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的。在欧洲,小数出现得较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才首次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总的来说,小数计数单位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跨越多个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复杂过程,涉及了数学家们的探索和创新。如今,小数已经成为数学和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和测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