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萧条和经济大危机指的是不同的事件。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指发生在 1929 年至 1930 年代初期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而经济大危机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通常用来形容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其规模和影响范围可能比大萧条还要大。
不是同一个概念。
经济大萧条是指发生在19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衰退,是由于股市崩盘、工业生产减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而经济大危机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指任何引起经济崩溃的事件,可能是金融市场崩溃、社会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尽管两者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全球性经济问题和社会动荡,但它们是不同的历史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大萧条和经济大危机可以相互影响,在某些方面也有联系。
例如,经济大危机可以导致股市崩盘,从而引发经济萧条。
而经济大萧条也可以为未来类似的经济危机教育人们如何应对和防范。
1、是巨大的。
2、在经济大萧条期间,银行贷款的违约率大幅上升,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同时人们停止了对银行的信任,导致银行的储蓄存款减少,进一步影响了银行的繁荣。
3、此外,经济大萧条期间,政府实行一系列紧缩政策,以缩小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和稳定汇率,进一步冲击经济,银行的营业额下降,利润减少,甚至有些银行会破产。
因此,不仅是短暂的,还会对银行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