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古城位于现在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海、赣、沭、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下是海州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
1. **南北朝时期**:北朝东魏武定七年(549年)设置了海州,辖六郡十九县。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海州的建立标志着这个地区开始有明确的行政区划。
2. **唐代**:唐高祖武德四年,海州设置了总管府,显示了其在政治体系中的重要性。
3. **元代**:初期升为路,后改为海宁府和海宁州。这个名字的变化反映了中央政权对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
4. **明代**:明太祖洪武元年,海宁州恢复了海州的名字。雍正二年,海州升为直隶州,这表明了其在行政级别上的提升。
海州还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交融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海州话。这种语言的使用范围主要在连云港市及其周边地区。
林廷玉:崖阴积雪粉妆峰,石室春风霭气浓。马耳晴岚飞彩凤,虎峰夕照应非熊。旸谷朝霞金罩柳,疏楼夜月玉笼松。苍梧晚渡人归后,蒙羽秋 成乐岁丰。
朐阳八景诗,乃明代诗人林廷玉选取海州八景所作七律。
景一:“崖阴积雪”,是从海州城上南望锦屏山阴的积雪,如同粉妆玉琢而得名。
景二:“石室春风”,是写春天看海州石棚山石室周围水气蒸腾的景象。
景三:“马耳晴岚”,是说锦屏山的最高峰马耳峰晴天吐出的山岚之气,如彩凤飞腾。
景四:“虎峰夕照”,在写海州城南白虎山于夕阳返照时,如一卧虎扑地。
景五:“旸谷朝霞”,实指日出于东磊山谷,朝霞映天,柳树上都洒了一层金黄色。清乾嘉学派的经学家王良士考证:“东磊面东为谷,四时旭日所照,奇峰怪壑,异草鲜花,必羲和所居之旸谷也。”
景六:“疏楼夜月”,谓海州景疏楼明月松间照的夜景(景疏楼今已不复存在)。
景七:“苍梧晚渡”,谓傍晚从云台山到朐山乘船待渡海峡的景象(清康熙五十一年后,云台山已与大陆相连,此景也已不复存在)。
景八:“蒙羽秋成”,是说海州西北远处的蒙山和羽山,秋天大地上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好玩
海州古城,位于锦屏山北面,创建于梁武帝天监十一年,根据2023年4月网站显示,全长九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五尺,距市区心仅5公里,素有“淮口巨镇”“东海名郡”“淮海东来第一城”的美称,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前身,是连云港市四条老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