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碑,全称为《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又称风动碑。该碑主要记述了成德军节度使、恒州刺史、清河郡王李宝臣在牧守恒州期间的政绩和功德。碑文详细描述了李宝臣在唐朝中期对河北一带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贡献,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唐朝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碑文的字体遒劲洒脱,历来为历代书法家所称赞。2001年,李宝臣碑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示了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地位。
唐代李宝臣自作纪功碑,即风动碑。此碑主要记述了其生平及自吹自擂的一生。此碑文中内容为君臣之分,主仆之义,将立碑功用无限美化,把作碑者捧为君主,将自己塑造成忠臣模样,大肆吹捧。
此碑文中多处运用了典故和隐喻,如“三姓家奴射生子,井陉反戈袭逆胡”,极尽奉承之能事,但其语言意蕴较之汉碑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文中不乏使用碑文惯用的四言、五言等句式,如“左右天下如两袒,天子赐姓官司徒”,以表达其统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
此碑文字粗放豪宕,似有龙腾虎踞之象。
李宝臣碑,又称为《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俗称风动碑,是**为了颂扬唐代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的功绩和德政而刻立的**。
此碑立于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碑文内容主要是记述了李宝臣的军事成就和政治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