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梅州油炸馓子是一种传统的汉族小吃,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梅州一带。馓子呈金黄色,口感香脆。以下是制作馓子的基本配方:
**材料:**
- 中筋面粉500克
- 温水250毫升左右
- 小苏打2克
- 盐5克
- 食用油适量(用于炸制及揉面)
**制作步骤:**
1. 将中筋面粉和小苏打、盐混合均匀,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搅拌,使面粉形成絮状。
2. 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揉好后,抹上一层食用油,盖上湿布或者保醜膜,醒发30分钟。
3. 醒发好的面团再次揉匀,分成若干个小剂子,每个剂子搓成长条,松弛10分钟。
4. 取两个面条,互相缠绕成双股螺旋状,两端捏紧,再次松弛10分钟。
5. 热锅倒油,油温升至约180°C左右,将缠绕好的面条慢慢下锅,用筷子轻轻拨动防止粘连。
6. 炸至馓子呈金黄色,表面蓬松且脆硬即可捞出控油。
7. 待馓子稍微冷却后即可食用,口感香脆,是很好的茶点或零食。
注意:油温不宜过高,以防外焦里生;馓子炸制过程中要保持小火,并适时翻动以保证均匀受热。
旅居美国的张梅川女士于1996年回台湾,看到台湾的客家人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与推广,就决定成立了“客家本色文化创意公司”,目的是将客家文化带向全球以寻找文化认同与赞赏。张梅川女士自己是个客家人,因此对客家文化怀有浓厚的情感。她在成立公司之后,坚持寻找许多传统手工艺者协助制作商品,将客家文化与手工艺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产品系列,如茶叶、芋头饼、米糕等传统食品;木雕、花布、蚵壳、金银饰品等多种非常规的商品。至今,客家本色文化创意公司已经成为台湾知名的品牌,也让全世界都能够了解到客家文化的风貌。
状元楼、榔头楼、龙角楼、长乐楼、洋馆子楼、泉源楼、凤西楼、步海楼、新春良楼、青楼、安通颂楼、登梅楼、万福楼、国歌楼、竹园楼、双鹤楼、九龙楼、九如楼、九重楼、九善楼、碧泉楼、会稽人堂楼、锦福楼、英灵堂、西客楼、客运楼、龍池楼、洪安楼、紫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