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诗经豳风读音
时间:2025-05-13 08:29:34
答案

bīn fēnɡ。

繁体:豳風

基本解释

1.《诗经》的十五《国风》之一。共计七篇二十七章,都是西周时代的诗歌

详细解释

《诗经》的十五《国风》之一。共计七篇二十七章,都是 西周 时代的诗歌。

清·张英 《拟古田家诗》之二:“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诗经芦苇的诗句
答案

诗经芦苇的诗句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芦苇本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水生植物,如果不是两千年前的那首《蒹葭》,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去注意它,歌咏它。

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吟诵这首《蒹葭》,因为它不但音韵和谐,意境朦胧,而且回环往复,缠绵深情。

《诗疏》中有云:“苇在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

又据古代文献记载: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蒹葭喜水,它常傍水而生,入秋则茎叶变黄,花开则洁白如雪,纷飞时宛如缥缈的梦境,又仿佛道不尽的思念情深。

诗经采葛原文及注释
答案

《诗经》中的《采葛》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期盼的情歌,原文如下:

采葛采葛,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采薇采薇,薇亦垂止。曰归曰归,岁亦遐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注释如下:

采葛:采集葛藤。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制淀粉,纤维可织葛布。

柔:柔嫩。

莫:同“暮”,年终

靡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猃狁(xiǎn yǔn):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

刚:坚硬。

阳:农历十月,小阳春。

盬(gǔ):止息。

孔:很。疚:病,这里引申为忧苦。

遐:远。

《采葛》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她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期盼。诗中女子通过采葛、采薇的日常生活场景,巧妙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加深。她一边忙碌着采集葛藤、薇菜,一边思念着远方的丈夫,心中的焦虑和期盼溢于言表。

诗中的“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岁亦遐止”等句,通过重复“曰归”和“岁”字,既强调了时间的推移,又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殷切期盼。而“靡室靡家,猃狁之故”、“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等句,则揭示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生活的破坏,使得女子无法与丈夫团聚,只能在无尽的思念中度过每一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思念丈夫、期盼团圆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古代妇女在家庭和战争中的无奈和坚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推荐
© 2025 米奇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