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固定总价和可调总价区别
时间:2025-05-12 13:50:24
答案

固定总价和可调总价是两种不同的定价方式

固定总价是指在合同签订时,双方约定了一个固定的总价,无论项目的实际成本如何变化,双方都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总价进行交易。

这种定价方式的优点是价格稳定,双方都能够清楚地知道交易的成本,减少了不确定性。

然而,缺点是如果项目的实际成本低于合同约定的总价,卖方可能会因此获得过高的利润;如果项目的实际成本高于合同约定的总价,卖方可能会因此承担额外的成本。

可调总价是指在合同签订时,双方约定了一个基准价格,并且约定了一些调整价格的条件和方式。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双方可以根据约定的条件和方式对总价进行调整。

这种定价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然而,缺点是价格的不确定性较大,双方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调整价格的条件和方式,以避免争议和纠纷。

总的来说,固定总价适用于成本较为稳定、可预测的项目,而可调总价适用于成本较为不确定、需要灵活调整的项目。

固定总价合同结算时还要算量吗
答案

在固定总价合同结算时,一般不需要再次计算工程量,因为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价格确定,无论工程实际所需的资源和工作量是多少,总价都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出现工程量与合同约定的不符,此时需要双方协商解决。

如果工程量超出了合同约定,承包商需要按实际工程量进行结算;如果工程量低于合同约定,业主可以适当减少合同总价。

因此,在签订固定总价合同时,应尽量明确工程量和付款时间等相关条款,以避免后续的争议和纠纷。

固定总价官方解释
答案

固定总价,又称“闭口价”、“包死价”。提到固定总价风险,大部分人都会提及“低价中标”,但事实上固定总价风险的本质并不是投标报价低,而是承包商由此承担全部“量”和“价”的风险。

1

首先,承包商“价”的风险。对于承包商而言,固定总价合同一经签订,承包商要承担的是价格风险,其投标时的询价失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价格上涨风险均由承包商自行承担。

推荐
© 2025 米奇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