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殖方法:佛手虽然结果,但没有种子,所以只能采用无性繁殖。
- 选盆和配制营养土:选择透气透水性好的泥瓦盆,盆径25~30厘米,高不低于l8cm,盆底部应有3个排水孔。佛手柑是浅根性、嗜酸性植物,喜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偏酸性土壤。一般用腐殖土、河沙和泥炭土按照6∶3∶1的比例混合,外加适量饼肥或骨粉作为基肥。
- 上盆:将佛手柑种于盆中,上盆后要浇定根水,然后放置在阴凉处养护,避免阳光直射,待其成活后再移至阳光充足的地方。
- 施肥管理:佛手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在春季拍摄期间每周施用一次肥;在旺盛的生长期(6月中旬到7月中旬),每周施用两次肥,主要使用磷钾肥,少施氮肥,每月施用2-3次。
- 浇水管理:根据季节变化决定浇水的次数,平时可3-5日浇一次水,4-5月气温渐高,植株生长加快,需水量增大,应每日浇一次水;夏季炎热,蒸发量大,要早晚各浇一次。
- 整形修剪:整枝修剪一般在春季进行,剪除枯枝、过密枝、病虫枝等,并剪成均匀对称的树形。春季新梢15-20厘米时,及时摘心,以利于花芽分化。
- 光照管理:佛手柑需要晒4个小时以上的光照,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C至27°C。
- 病虫害防治:为害佛手的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介壳虫及煤烟病等。当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时红蜘蛛、介壳虫发生严重,可用灭扫利等低毒农药防治。
种植佛手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定期进行养护和管理,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保护天敌瓢虫:这是自然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减少虫害的发生。
剪除虫枝烧毁:对于少量的虫害,可以直接剪除并烧毁受影响的枝条。
使用化学药物:如果虫害较为严重,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例如,对于吹绵介壳虫和潜叶蛾,可以使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亚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蚜虫和红蜘蛛,可以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防治。在使用化学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时间,以防止对植物造成伤害。
佛手柑不耐寒。佛手柑喜温暖、湿润,喜阳光、不耐寒,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佛手柑是名贵的冬季观果花木,果状奇特,清香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