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最南端的一个县,人口超40万,鸡鸣一声听三省!
山西,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目前,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运城市下辖芮城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为鸡鸣一声听三省之地,人口超40万,建县历史超1400年。
一
首先,芮城县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在地理位置上,芮城县位于山西西南端,黄河中游,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处。对于芮城县下辖的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魏国与秦国的古战场就在这里,东汉时的曹操讨伐韩遂、马超,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欢等著名战争,均发生在风陵渡。这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来连接陕豫二省。
二
芮城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今芮城县一带属于古雍州之地。商朝时期,该地区建有诸侯国,称“芮国”。到了春秋时期,今芮城县一带建有魏城,属于强大的晋国。战国时期,晋国被分为韩国、赵国、魏国,今芮城县一带属于魏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芮城县一带属河东郡。河东郡,秦置,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北。
三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争霸,今芮城县一带属魏国河东郡。公元558年,北周始建芮城县于今县城。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建县历史已经超过1400年了。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芮城县属蒲州。公元619年,也即唐朝初期,设芮州,辖芮城、永乐、河北(平陆)等县。公元993年,也即北宋这一历史阶段,芮城、永乐县属永兴路陕州。公元1073年,北宋)废永乐县并入河东县(永济)。
四
最后,元朝、明朝、清朝这一历史阶段,芮城县芮城县属解州。如今,作为山西省运城市的下辖县,芮城县辖7镇3乡一区,分别是古巍镇、风陵渡镇、陌南镇、西陌镇、永乐镇、大王镇、阳城镇、东垆乡、南卫乡、学张乡、风陵渡经济开发区。截至2016年,芮城县总面积达1178.7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1.5万人。
山西省拥有多处值得一看的雕塑艺术宝库,其中最值得一看的雕塑包括:
1.平遥双林寺:被誉为彩塑博物馆,拥有2052尊明代彩塑,是彩塑艺术的宝库。这些塑像造型飞扬独特,栩栩如生,展现出宗教最高境界的美,震撼人心。
2.平遥镇国寺: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是中国现存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万佛殿内有14尊珍贵的塑像,其中11尊是五代时期的塑像,是极为珍贵的建筑文物。
3.泽州青莲寺:寺院正殿内塑有7尊唐代彩塑,法相庄严,慈眉善目,为我国现存唐代寺观塑像三处之一。
4.晋城铁佛寺:拥有27尊彩塑,造型生动奇特,栩栩如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古代雕塑艺术珍品。
5.晋祠圣母殿:内有44尊宋代彩塑,形象逼真,塑像造型生动奇特,惟妙惟肖,表情各异,栩栩如生,历经上千年的岁月更迭和风雨沧桑,至今都保留着艳丽的色彩。
这些雕塑不仅是宗教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了解和欣赏。